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12例男性、9例女性、1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50多歲,分別自印度(5例)、加拿大(3例)、菲律賓及荷蘭(各2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美國及烏克蘭(各1例)移入。
例如全聯為因應生鮮及日配商品銷售規模的高速增長,於2021年底以13.8億元取得高雄岡山本州園區逾萬坪土地面積,並預計投入50億及30億元擴建低溫倉儲園區及增購冷鏈物流軟硬體設備,打造全聯在台最大智慧物流園區,搭配旗下六座生鮮處理中心、專營生鮮商品配送的弘舜貨運,建構起覆蓋全台的高效率低溫物流網絡。吸引業者加速布局低溫物流園區/低溫倉儲、低溫幹線運輸、低溫城市配送等業務,共同構成台灣低溫運配產業風貌。
在低溫食品市場成長及疫苗運輸需求勁揚帶動下,主運低溫食品及醫藥品的冷鏈物流需求規模大幅成長。永聯物流開發台北冷鏈園區2021年投入營運,倉內配備大量自動化系統,包括可容納8,700個棧板的自動倉儲存取系統、輸送帶、有軌式及無人搬運車等。值得注意的是,Lalamove為台灣少數擁有低溫運配車輛的即時快送業者。美福國際於2020年斥資數十億元於台中后里興建冷鏈倉儲物流中心,並跨足三方低溫物流市場,擴大事業版圖。7-Eleven與全家便利商店2021年同步推出低溫店到店配送服務,支援小型商戶與一般民眾的低溫包裹配送需求。
若與2017年相較,有載送低溫商品車輛數更翻漲超過一倍,反映出台灣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強勁的成長動能。2020年至今,多家大型3PL物流業者將冷鏈物流定位為下一個策略成長重心,並大舉挹注資源。村民們看著身為「外人」的我們,紛紛放下手上的事來我們聊天。
2020年12月31日,苗栗縣政府核准了坤輿掩埋場的試營運計畫,村民們隨即在隔年的1月5日展開了24小時的抗爭行動,而這樣的抗爭行動也隨著試營運計畫一次次的被展延而一直持續到了今日。」談笑間,雖是戲言,但卻也顯示著許多的無奈。抗爭對於村民而言已經不只是一時的激情,更已經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龍昇村是一個由300多戶組成的村莊,村中景色優美的龍昇湖(又被叫做大潭)不只是平埔族道卡斯族的祖靈湖,更是村裡人灌溉農作的水源。
原來在20年前,坤輿公司在沒有環評的情況下取得了在廢棄物掩埋場的興建許可並完成掩埋場的興建。」大哥語帶自豪的提到。
在這將近400個日子裡,村民們都清楚,隨時的一次不小心,皆有可能造成龍昇村環境不可回復的後果。沿著一路上寫著抗議字句的白條,我們終於來到了此行的目的地。而這在我們看似是種令人不自在的威脅,卻早已成為了龍昇村民的日常。中間則是一拱型密封的流水席帳篷,門口的位置有一個烤爐,而後面則擺放著軟墊與睡袋供人休息使用。
忠哥簡單介紹完後,我們放下行囊開始四處看看。聊著聊著,一名身著制服的特警保全突從圍欄後走出,拿著手機對著基地中的每一個人攝影,初來乍到的我們頓時感到有些緊張。Photo Credit: 董昱輝 反坤輿自救會基地與坤輿公司僅由圍欄隔開,外頭的熱鬧與獨自站崗的特警保全形成鮮明對比。」一個大哥氣憤的說道。
沒事情的時候抗爭就是在吃吃喝喝嘛。文:董昱輝(新竹縣政府青年諮詢委員、自由評論人) 一月中的某個晚上,朋友偶然在群組張貼了反坤輿自救會的「雞蛋行動」的報名表單,詢問我們有沒有意願與他一同前往。
聊著天,爐上除了烤著地瓜,下班的村民們也陸陸續續拿了許多物資前來支持,香腸、山豬肉、高麗菜、泡麵、啤酒、阿姨剛煮好的番薯圓湯,印象最深刻的還是手拿保溫箱的大哥,帶來許多條從大潭中釣上隻隻飽有魚蛋的魚,簡單撒鹽後放上烤爐,「這你在台北或在哪裡都吃不到啦。龍昇村村民的抗爭也由此開始。
為了讓掩埋場能正式運營,坤輿公司也可謂煞費苦心,不僅花錢攏絡了部分村裡人,也不時威脅恫嚇積極參與抗爭的村民,在幾次衝突中,甚至不時出現幫派人士的身影。從龍昇湖旁龍湖宮的小門鑽出,隔著車流高速駛過的台一線,遠遠的就看到了反坤輿自救會的駐紮之地。而也在這對於事件一知半解的情況下,出於朋友的慫恿與身為社會系學生自認的道德意識,最終也決定依同前往參與此次的運動。最外頭的帳篷同樣有一個烤爐,與坤輿公司大門對應的出入口則供奉著一尊玄天上帝,並以水泥塊圍繞以防坤輿公司的突襲與衝撞。」、「不用感謝我啦,要感謝就感謝你們上次被打,才讓大家看到坤輿有多荒謬。「抗爭就是這樣,該吃飯吃飯,該休息休息。
村民的言談間也不時聽到村民們一些有趣的玩笑。很難想像這樣特別的料理,若是坤輿成功了,或許就連在龍昇村裡都很難吃到了。
不見一般社運現場的沉重與悲憤,反坤輿的現場到比較像村民們的同樂會。我們一行三人在中潭站下了車,一下車即見到一旁邊坡上掛的白布條寫著「有毒垃圾毒害大潭」幾個大字,頓時情緒從田園景觀的輕鬆拉回了即將進入社運現場的緊張。
走近了基地,反坤輿自救會的總幹事忠哥就熱情的迎接我們並帶我們簡單介紹了一下基地。雖然在先前就大略耳聞坤輿引起了爭議,但卻一直沒有機會仔細研究其中事件的始末。
這是個由三組帳篷所構成的基地,最後頭由兩個園遊會帳篷構成,主要是村民三餐裝飯與日常閒聊的空間。在言談中我們也更加了解了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也感受到村民們的無奈與辛酸。隨著陣陣烤肉香,營地的氣氛也越來越熱絡。而龍昇村民早已選擇用最樂觀的心情,去面對最糟糕的處境。
原來每半個小時,特警保全就會出來錄影一圈,回報給坤輿公司的人。」帶魚來的大哥笑著說,「這麼好的魚都嘛自己吃,去外面哪裡吃的到」。
「阿你的三十萬(據傳坤輿用以買通村民的價碼)咧?」、「我的人格才不只值這個價哩。村里最出名的就是南瓜,一年一度的金瓜節更是苗栗重要的觀光盛事,「結果我們村裡自己辦的金瓜節來的人比鄉公所辦的還要多,到最後鄉公所還來拜託我們停辦讓他們辦就好。
在歷經龍昇村民一波波的抗爭中,苗栗縣府、中央環保署政策的一波三折,村民一次次的以為抗爭成功,卻又接連對政府的作為感到失望。到了晚上,外來的我們被邀請到中間的帳篷圍著烤爐聊天,村民們不斷熱情的拿著熱騰騰的咖啡與茶遞給我們,捧著溫熱的紙杯,似乎暫時忘卻了外頭僅有十度且微微飄著細雨的寒冷
但坤輿來後,廢棄物掩埋場的位置正位在大潭的上方,掩埋場一旦正式啟用,龍昇村多年的努力將付諸流水。龍昇村村民的抗爭也由此開始。Photo Credit: 董昱輝 反坤輿自救會基地與坤輿公司僅由圍欄隔開,外頭的熱鬧與獨自站崗的特警保全形成鮮明對比。龍昇村是一個由300多戶組成的村莊,村中景色優美的龍昇湖(又被叫做大潭)不只是平埔族道卡斯族的祖靈湖,更是村裡人灌溉農作的水源。
Photo Credit: 劉德敏 自救會最外頭供奉著一尊龍湖宮請來的玄天上帝,不僅是抗爭者們重要的心靈寄託,也是與坤於勢力對抗的重要象徵。而這在我們看似是種令人不自在的威脅,卻早已成為了龍昇村民的日常。
村民們看著身為「外人」的我們,紛紛放下手上的事來我們聊天。聊著天,爐上除了烤著地瓜,下班的村民們也陸陸續續拿了許多物資前來支持,香腸、山豬肉、高麗菜、泡麵、啤酒、阿姨剛煮好的番薯圓湯,印象最深刻的還是手拿保溫箱的大哥,帶來許多條從大潭中釣上隻隻飽有魚蛋的魚,簡單撒鹽後放上烤爐,「這你在台北或在哪裡都吃不到啦。
原來在20年前,坤輿公司在沒有環評的情況下取得了在廢棄物掩埋場的興建許可並完成掩埋場的興建。中間則是一拱型密封的流水席帳篷,門口的位置有一個烤爐,而後面則擺放著軟墊與睡袋供人休息使用。